概述:本品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(Miq.) Pax ex Pax et Hoffm.的干燥塊根。夏季莖葉大部分枯萎時(shí)采挖,洗凈,除去須根,置沸水中略燙后曬干或直接曬干。
別名:孩兒參、童參
藥性類別:暫未分類
性味與歸經(jīng):甘、微苦,平。歸脾、肺經(jīng)。
功能與主治:益氣健脾,生津潤肺。用于脾虛體倦,食欲不振,病后虛弱,氣陰不足,自汗口渴,肺燥干咳。
用法與用量:9~30g。
貯藏: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潮,防蛀。
臨床應(yīng)用:
1.(《陜西中草藥》)治自汗。太子參9克,浮小麥15克。水煎服。
2.(《天目山藥用植物志》)主治勞力損傷,神疲乏力,食少納呆,脈細(xì)弱。取太子參15-18克,放入碗中,加黃酒、紅塘適量,隔水蒸汁。每天3次,口服,每天1劑。
3.清中消痞湯(名醫(yī)李壽山之方)主治淺表性胃炎、返流性胃炎、萎縮性胃炎等病,癥見胃脘痞塞,灼熱似痛,似饑不欲食,口干不欲飲,五心煩熱,納呆食少,大便燥秘,舌紅少津或光剝龜裂,脈細(xì)或數(shù)等。太子參15克,麥門冬15克,制半夏7.5克,柴胡6克,生白芍10克,炒梔子7.5克,丹皮7.5克,青皮10克,丹參15克,甘草6克。先將藥物用冷水浸泡20分鐘,浸透后煎煮。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鐘,二煎沸后文火20分鐘。煎好后兩煎混勻,總量以200毫升為宜,每日服1劑,早晚分服,飯前或飯后兩小時(shí)溫服。視病情連服3劑或6劑停藥一天。俟病情穩(wěn)定或治愈后停藥,服藥過程中,停服其它中西藥物。慢性萎縮性胃炎一般需堅(jiān)持治療3個(gè)月為一療程。 方中太子參、甘草補(bǔ)中益氣,以助脾胃之氣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