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黃皮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嶺南采藥錄》
【拼音名】Huánɡ Pí Yè
【來(lái)源】為蕓香科植物黃皮的葉片。全年可采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含黃酮甙、酚類、氨基酸。
【性味】《陸川本草》:辛,涼。
【功能主治】 疏風(fēng)解表,除痰行氣。治溫病身熱,咳嗽哮喘,氣脹腹痛,黃腫,瘧疾,小便不利,熱毒疥癩。 ①《本草求原》:解穢除垢,退黃腫。 ②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治痰咳哮喘。’ ③《陸川本草》:疏郁行氣,止痛退熱。治氣脹腹痛,溫病身熱。 ④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疏風(fēng)解表。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0.5~1兩(鮮者1~2兩)。外用:煎水洗。
【附方】 ①治流感,感冒,瘧疾:黃皮葉五錢(qián)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 ②治痰濕喘咳:鮮黃皮葉一至二兩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 ③治瘧疾:鮮黃皮葉一兩,紅糖五錢(qián)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 ④解穢惡,消風(fēng)腫,治疥癩,去熱散毒:黃皮葉煎水洗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 ⑤通小便:黃皮葉四、五片,酒一、二兩煎服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