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酸石榴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綱目》
【拼音名】Suān Shí Liu
【別名】醋石榴(《海上集驗方》)。
【來源】為石榴料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實(shí)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種子油中含石榴酸(即栝樓酸),尚含雌酮及雌二醇、β-谷甾醇、甘露醇等。
【藥理作用】石榴子油注射于摘除卵巢的成年雌性小鼠或幼年雌鼠,有雌性激素樣作用。
【性味】 酸,溫。 ①孟詵:溫。 ②《蜀本草》:《圖經(jīng)》云,味甘酸。 ③《綱目》:酸澀,溫,無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 治滑瀉,久痢,崩漏,帶下。 ①孟詵:治赤白痢腹痛者,取一枚并子搗汁頓服。 ②《本草拾遺》:止渴。 ③《蜀本草》:《圖經(jīng)》云,止痢。 ④《綱目》:止瀉痢,崩中,帶下。 ⑤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解渴,醒酲。 ⑥《廣州植物志》:可治胃病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搗汁或燒存性研末。
【注意】 ①《別錄》:損人肺,不可多食。 ②孟詵:多食損齒令黑。 ③《日用本草》:其汁戀膈成痰,損肺氣,病人忌食。 ④《醫(yī)林纂要》:多食生痰,作熱痢。
【附方】 ①治腸滑久。捍资褚幻。擘破,炭火簇?zé)顭煴M,急取出不令作灰,用瓷碗蓋一宿,出火毒,搗為散,每服用醋石榴一瓣,以水一盞,煎湯調(diào)下二錢匕。久瀉亦治。(《圣濟(jì)總錄》黑神散) ②治小便不禁:柏白皮三兩(銼),石榴二顆(燒為灰,細(xì)研)。上藥,以水三大盞,煮柏皮,取汁二大盞,去滓,每于食前,以汁一小盞,調(diào)石榴灰二錢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