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五色梅根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廣西中藥志》
【拼音名】Wǔ Sè Méi Gēn
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馬纓丹的根。全年可采。挖取根部,曬干或鮮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植物形態(tài)詳五色梅條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含黃酮甙、酚類、氨基酸。
【性味】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甘苦,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 活血,祛風(fēng),利濕,清熱。治風(fēng)濕痹痛,腳氣,感冒,痄腮,跌打損傷. ①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行氣行血,解毒。治腳氣,風(fēng)濕骨痛及風(fēng)腫。 ②《廣西中藥志》:活血,去風(fēng)濕.治跌打風(fēng)濕。 ③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退大熱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煎水含漱。
【附方】 ①治手腳痛風(fēng):取鮮五色梅根三至六錢(干的酌減)。青殼鴨蛋一枚。和水酒(各半)適量,燉一小時服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 ②治風(fēng)火牙痛:五色梅根一兩,石膏一兩。煎水含漱,咽下少許。(《廣西中藥志》) ③治流感,感冒,腮腺炎,高熱不退:馬纓丹干根一至二兩,或鮮根二至四兩,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④治暑天頭痛:馬纓丹鮮根一至二兩,搗爛煎水服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